文 / 武汉市第一医院检验科 姜锐
经常在医院听到病人问医生:“医生你看,我吃了那么多红枣,怎么这次查出来还是贫血的。”作为一枚苦口婆心的医生,实在不能听之任之、心底不起一点涟漪的:
1. 大家对贫血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认为只要补好了营养就不会有贫血?
2. 传说中的吃红枣补血大概指的是红色的枣子应该能补红色的血吧?吃啥补啥,看来这里的误会有点深。
一、什么叫贫血?
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RBC)减少、血红蛋白(Hb,大家喜欢称为“血色素”)减少或血细胞比容(HCT,就是以前说的“血球压积”)减少,都称为贫血。在海平面地区,我国成年男性Hb 低于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 低于110g/L,孕妇Hb 低于 100g/L,即为贫血。
二、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贫血?
常规健康体检的时候、因其他疾病就诊化验血的时候关注一下自己的血常规结果就可以知道了。头晕、乏力、心悸、胸闷、记忆力减退、胃口莫名减退、脸色苍白、皮肤粗糙、脱发、指甲失去光泽等等症状,都可能是贫血的临床表现。
三、贫血原因
根据病理机制, 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丢失过多。
红细胞生成减少分为造血原料缺乏和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两种。造血原料缺乏见于缺铁性贫血、微量元素 (如锌等) 缺乏引起的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则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在因素。
红细胞内在缺陷可分为:
① 红细胞膜异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 红细胞酶缺陷:见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PKD)缺乏等;
③ 珠蛋白异常异常:见于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④ 血红素异常:见于遗传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红细胞外在因素可分为:
① 免疫性破坏: 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等;
② 机械性损伤:见于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③ 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破坏:见于硫化氢中毒、大面积烧伤及蛇毒咬伤;
④ 脾脏内阻留破坏:脾功能亢进。
红细胞丢失过多可分为:
① 急性失血后贫血:见于外科或妇产科疾病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血液系统疾病所致的大出血等;
② 慢性失血后贫血: 见于反复少量的上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等。
现在知道了吧,贫血种类繁多,并不是只有营养不良性贫血,红枣不是万能的补血物品。所以,贫血了不要急吃啥补品,而是要去正规的医院检查,诊断一下贫血的原因。那些所谓的治贫血法宝,轻则无效,重则真有可能耽误重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管:湖北广播电视台 主办: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承办:湖北广播电视报 出品:湖北广电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公正路9号 宣传热线 15007185070
国内统一刊号:CN42-005 邮发代号:37-48 读者服务热线:027-85787980 采编电话:027-87815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鄂ICP备18019957号-1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