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华社区
志愿者,奏响邻里互助新乐章
编辑∣刘文婷 通讯员 黄友凯
∣王启祥∣
退伍军人化身疫情防控的“多面手”
“我是军人,疫情不退,我不退!”说这话的是建华社区志愿者王启祥,他今年60岁,是一名退伍军人。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到现在,他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
在疫情严峻时期,社区设置卡口,限制居民外出,住在建华C区的王启祥亲眼见证社区工作人员连轴转的辛苦,“我是军人,我要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2月,看到社区发起团购,他主动前来帮忙分菜、送菜,化身居民蔬菜供应的“快递员”;居民有买药需求,他立马回应,帮助居民购药,化身居民健康的“守护人”;四月份,武汉解封,但是卡口工作不容放松,天没亮他就来到AC区卡口,引导居民扫码、测温,化身小区的“守门员”;武汉三十多天的零新增,让居民放松警惕,他化身疫情防控“宣传员”,遇到不戴口罩的居民亲切提醒,遇到扎堆的耐心劝导,增强居民防控意识。
“王师傅,你不怕吗?”有居民问。“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这是王启祥的回应,也是一名军人的本色。
∣郜凌志∣
绽放“疫”线的青春力量
“我们建华小区有很多老年人,小区封控后,我觉得要站出来做点什么。”建华社区B区门口卡点,有一位年轻志愿者格外引人注意,他就是建华社区志愿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 —郜凌志。
每天早上六点半,郜凌志准时到岗。他穿着红马甲,站得笔直,手拿着温枪,对着来往的居民进行测温登记,这样的日子他坚持了一个多月。“疫情当前,年轻人更要有责任和担当!”因为心怀责任,每天重复地引导居民测温、扫码、登记并不使他厌烦。
卡口值班时,他经常会碰到一些爹爹婆婆没有智能手机无法扫码却要强行外出,面对这一情况,郜凌志耐心地跟老人解释,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提醒老人当下形势仍然严峻不能马虎,对于非必要外出的老人予以劝返,对于因需要看病、购药的老人引导其到社区登记。
郜凌志的耐心、细心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赞赏,大家都称赞:“这个小伙子蛮负责,蛮扎实,现在的年轻人真不错!”
∣李慧娜∣
宝妈团长架起蔬菜团购的“连心桥”
“在这非常时期,我待在家里也是闲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大家有菜吃,我感到很高兴。”建华社区志愿者李慧娜对记者说道。
在疫情最严峻时期,由于交通管制,居民购菜成了难题。辖区居民众多,团购菜种类繁杂,每户需求不一样,单次团购体量大,李慧娜根据居民菜品和需求不同自制小程序统计物资,在线付款“一条龙”,以前统计数据加上收款,得两三天时间,通过这样方式,半天工夫就能到位,团购更精准、更有效。每次团购蔬菜一到,她便召集社区志愿者开始卸菜、分类、清点、发放,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疫情,让群众的心牢牢联系在一起。
在战疫的四个多月里,建华社区四十多名居民志愿者挺身而出、不计回报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团菜、购药、值守、消毒、测温、扫码、登记……寒冷深夜里、滂沱大雨中、烈日当空下,他们不畏艰险、不惧困难,用平凡的身躯谱写不平凡的故事,用大爱奏响邻里互助的乐章。
∣彭炎聪∣
大学生志愿者战疫一线显担当
“他穿着红马甲,戴着口罩,穿梭于小区各个角落,这段时间为我们跑腿买菜购药,虽然看不清脸,但感谢他们做的一切。”建华社区 86 岁的肖爹爹说道。
在战“疫”队伍中,涌现出一批有责任、敢担当、讲奉献的大学生志愿者,彭炎聪是其中之一,他是长江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寒假回到家乡,看着武汉疫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他心中焦急万分,总想做点什么。二月份,他看到建华社区在招聘志愿者,立马就报了名。在疫情最严峻时期,他穿梭在小区的各个楼栋,统计居民需求,为居民送菜购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让大家可以安心呆在家。
“身为大学生更要有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责无旁贷。”他时刻不忘教诲,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帮忙团菜、代购药物到门岗值守,每天早出晚归,奋斗在战疫前线。
主管:湖北广播电视台 主办: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承办:湖北广播电视报 出品:湖北广电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公正路9号 宣传热线 15007185070
国内统一刊号:CN42-005 邮发代号:37-48 读者服务热线:027-85787980 采编电话:027-87815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鄂ICP备18019957号-1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