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广电动态

武汉宵夜:比过早更热闹的全民运动

新闻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4-08-26 15:44:01 编辑:管理员 浏览:102  

武汉,一座公认的“早餐之城”。 然而,深夜的武汉,同样热闹非凡。 

夜幕降临,同样一批人钻进大街 小巷,开启另一场盛大的美食狂欢 ——吃宵夜。 

1_副本.png


吃到凌晨三点 武汉人有多爱吃宵夜

武汉人吃宵夜不讲究环境,路边坐下就开吃。 

放眼整个武汉城,这份热闹更是遍布大街小巷。从汉阳区玫瑰街的猪弯弯(猪膝盖骨)火锅,到武昌区粮道街的铁板鱿鱼和螺蛳粉、沙湖路的鳝鱼面,江岸区解放公园路的生烫牛肉粉、山海关路的藕汤和煎饺,洪山区东 湖村的铁板烧……武汉太大了,两江分三镇,一条两条宵夜街当然抚慰不 了全城人的胃。各个区都有自己的 “宵夜王牌”,谁也争不出个高下。 

2_副本.png

在武汉聊宵夜,有一句老话叫“宵 夜吉庆街,过早户部巷”。吉庆街,是武汉人公认的宵夜文化策源地。上世 纪 80 年代,那时的夏天热又没空调, 天光一暗,家家户户把竹床搬到门口, 人们坐在夜空下乘凉。勤快的武汉女 将在竹床边生个煤炉,炒点家常菜,生 意慢慢做大了,有了门面,就这样催生了最早一批夜宵大排档。 

90 年代末,吉庆街进入全盛期, 以它为圆心,辐射周边交易街、瑞祥路、大智路,形成一块闻名全国的“宵 夜江湖”。 

吉庆街是老武汉的情怀,而万松 园是新武汉的热闹。火红的小龙虾, 是这里的主色调。时间来到2005年, 武汉最早一批小龙虾店开在了万松园,武汉人爱热闹、讲义气,没有同行竞争,先火的带后火的,把整条街变成 了人气超旺的宵夜名街。 

虾店带来的人气,带火了周围的 牛肉粉、烧烤、炸物、生煎包、卤菜等小吃,整条街上有200多家不同的店铺, 揣着叫号单先四处转一圈,一不小心就吃忘了形,“诶,我们不是冲着虾子 来的吗?” 

在武汉的宵夜里,也不仅有武汉本土元素,青山区的恩施街同样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因当年全国工人援建武钢建设而成形,工人们常年需要倒班,逐渐形成了热闹的宵夜氛围。 主街和周边分布 100 多家餐饮店,也 自然而然带上全国特色。 

武汉的油炸串、仙桃的蒸菜、恩施 的吊锅、重庆的辣子鱼、自贡的盐帮菜 ……入夜,人们坐在老樟树下撸烤串, 蔷薇花边吃火锅,讲着带有五湖四海口音的武汉话,温情又惬意。 

谁才是武汉宵夜之王

说起武汉宵夜第一站,大多数人肯定想到的是小龙虾。 

每年四月中旬,樱花还没落尽,武 汉地铁里的广告就从樱花粉变成了龙虾红。吃虾早鸟们齐齐出动,以吃到今年第一波虾子为荣。 

春天的虾壳软、肉滑嫩,清蒸和油焖都相当美味。这时的虾,还适合烤 虾球。讲究的老板,是用活虾现抽虾线、串铁签,撒上孜然、辣椒、花椒粉, 嚼起来又麻又辣又鲜,过瘾。到了六月盛夏,小龙虾大量上市,这时的虾一 只就有手掌那么大,这就到了油焖大 虾的主场了。 

3_副本.png

油焖的做法来自湖北小龙虾之乡潜江,2001 年开始,潜江人探索出了小龙虾“虾稻连作”模式,让小龙虾产量暴增。自此,湖北的小龙虾产业从潜江发散到监利、洪湖、公安、仙桃、 钟祥等地,武汉小龙虾也自然融入了各地的风味。 

武汉小龙虾最大的特点就是大, 除了油焖大虾的做法,武汉还有蒜蓉大虾、清蒸大虾,这是历经时间考验的武汉吃虾老三样。 

但爱琢磨的武汉人当然不会就此止步,每年夏天,各大虾店都要比比脑洞,看看谁最吸睛,于是冰镇小龙虾, 咸蛋焗黄虾球,柠檬醉虾等各种新鲜吃法开始轮番打擂台。武汉人习惯了每个星期都去各大虾店“搞一回”,直 到秋风吹起,虾子变小“下了桥”。这持续半年的虾季狂欢才算落幕。 

小龙虾统领了夏夜,但武汉的宵夜江湖,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你。 

烧烤和卤味 武汉夜宵的两大王牌

4_副本.png

全国各地都吃烧烤,但武汉格外特别。武汉烧烤鲜味十足,各种亮眼 的河鲜不断刺激人们的味蕾。烤鲫鱼现点现杀,春天还能吃到鲫鱼籽,又嫩又甜。不会挑鱼刺,那就试试烤鱼尾, 只有一根大骨很好剔除,精髓是面上 那层微焦的鱼皮,用筷子尖尖挑开,能听到酥酥的声音。 

武汉人爱吃卤味,周黑鸭开遍全国,但武汉本地人的卤味吃法花样则更多。在武汉,烧烤和卤味不分家,就连烧烤摊上烤的,都是卤味。比如全国许多地方都有一道烤凤爪,唯独武汉的宵夜摊更耐得烦 (形容有耐心):先把鸡爪在卤水中 慢慢炖煮入味,再取出穿串,烤到表皮焦脆、内里软糯。食客们轻轻一 抿就脱骨,吃慢点就要小心鸡肉胶质黏嘴。 

再就是藕,烧烤摊上藕片是必点, 夏天的藕是鲜甜脆嫩,甚至可以生吃, 盐、胡椒、孜然撒上去,藕的脆甜一下就对比出来了。也有店铺先卤后烤, 复制鸡爪的做法,撒料不多,吃的是藕片丝缕里透出来的鲜味。 

即便是单吃卤味,花样也极其繁 多,鸭脖鸭爪、牛肉牛杂、鸡爪鸡郡、豆干腐竹、海带土豆……一切你能想到 的,武汉夜宵皆可卤。 

螃蟹配面 深秋宵夜带点小奢侈

待到秋风一吹,武汉宵夜进入吃蟹模式。 

武汉人吃蟹比吃虾还挑原料,要先问一句,“这螃蟹是梁子湖的吗?”梁 子湖地跨武汉和鄂州交界,是湖北省第二大湖,最正宗的武昌鱼就产自这里,武汉人也最认这儿的螃蟹。 

5_副本.png

不过,不像江浙一带的吃蟹手法的精致,大闸蟹的吃法在武汉就质朴多了。最常见的是香辣蟹:大闸蟹对半剁开,糊上一层薄薄面粉锁住蟹黄, 先蒸后烧,一吮就爆汁。而吃剩下汤 汁和面条是绝配,酱汁拌面,沾染些许蟹黄,可以称之豪华。 

螃蟹+面的吃法,最有本地特色的,是蟹脚热干面。宽油起锅,下入斩成小块的花蟹钳,大火猛炒,加上蒜蓉辣椒和秘制酱料。另一头把碱面(武 汉人习惯喊这种面条为热干面)烫到半熟,再和蟹脚一同大火翻炒,让酱汁为面条注入灵魂。 

吃蟹脚面,是一件考验牙口也费 时的事。钳壳得用力咬碎,再用筷子细细挑干净里头的肉丝,正好留这段时间让浓油赤酱裹在弹韧的面条上。 先吃完蟹脚,再大口吸溜面条,一半是鲜美,一半是饱足。 

相关新闻

今日关注

关于推选“新时代行业优秀人才”重点推广宣传的函

湖北广播电视报 关于推选“新时代行业优秀人才”重点推广宣传的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

乌国庆:中国的福尔摩斯

  马加爵案、悍匪周克华流窜枪杀 11 人案、武汉长江大桥公共汽车爆炸案…… 这些当年震惊全国的大案要案,因为当时技术和经验受限,...

低龄老人挤爆老年大学娱乐班共计30 余万学员参与学习

  对武汉地区30 余万老年大学学员来说,九月初是他们开学的日子。  从1983 年第一所老年大学开办,武汉地区的老年大学已有36 年的...

701社区: 开展社区残障人士的科技之旅

近日,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街道701社区居委会联合武汉爱熙驻首义路街社工站,举办了一场科技探索与人文关怀活动,带领社区残障人士开启了一...

主管:湖北广播电视台   主办: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承办:湖北广播电视报  出品:湖北广电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公正路9号                         宣传热线 15007185070           

国内统一刊号:CN42-005 邮发代号:37-48   读者服务热线:027-85787980  采编电话:027-87815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鄂ICP备18019957号-1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