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过了,就是端午,宜神游,宜忘忧,宜随州——
平日随性的随州人,唯独在吃这件事上斩钉截铁。“一定要吃石花”“一定要去小东关吃牛肉面"“拐子饭一定要吃历山张六子”。
随州美食,秉承祖传的二个“慢”字。
汉东路、南关口、大干字路沿街排档,“三合羊烧烤”的花饭用的是羊油,羊油来自每日低温萃取,"津津有味烧烤”的葱香煎包,葱花多到盖住了煎包,能不香吗?清河路的“小谢烧烤”,生肉现串现烤,无人催促。更感人的是物价,藏在东关学校民宅三楼的老麽麽炸炸,是随州孩子的白月光。臭干子包肉一份两元,炸辣条一元一份……
夜幕降临,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葛根就出现在大街小巷的糖水推车里,主消渴,身大热,起阴气,解诸毒。几个大冰桶装着葛根粉、冰粉、石花盖子揭开,飘出香甜的雾气,加少许白糖 、米醋,仿佛含下一口冰泉。
何必等到银杏黄,最好的时光,永远是现在就出发。
拐子饭是随州人过早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当地人说,拐子饭要去香江那边尝尝,一排拐子饭随便选,最好试试历山张六子家的。
所谓拐子饭,其实就是猪脚饭,正宗做法是选用上好的猪脚拐子部分及猪肘子卤制而成,在当地,每条街都有几家,猪蹄、牛肉、五花肉、肥肠、牛杂……红油重卤,咸辣入味,口感软糯,还有酥脆的小鱼干无限添加。
看当地人吃拐子饭比自己吃还有意思,来客大呼小叫“老板,老板”,啃猪蹄配二两小酒,一个多小时治愈疲惫。
在广水市,有“无滑肉不成席”的!说法,外地人来了一定要尝尝应山(今广水)沿肉”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i遗产。广水滑肉,汁浓味鲜,肉质入口即化,油而不腻。"根据广水市本地大厨介绍,应山滑肉要选取上好的五花肉,调味后下油锅炸至金黄,再用炖煮了两小时的老母鸡汤作汤底,合着萝卜、鱼丸等一块炖煮。一道菜里集齐!了猪肉、鸡肉、鱼肉,十分滋补鲜美。
随州水塔片是类似于馍馍的主食,吃水塔片喝老母鸡汤,是随州人日常喜爱的一种吃法。相传,春秋初期的随国大夫季梁路过随州长岗镇的小村庄时,被农户邀请品尝了这道菜,回味无穷,后回随州城广为传颂,因而开始盛行。老母鸡汤醇香可口,揉好的名为“水塔片”的饼子贴锅边烤成片状,特别香脆,吃时水塔片浸润在鸡汤里,咬一口,唇齿留香。
“春卷煎”已成为随州人招待宾客的上等菜,曾是满汉全席128道菜中的九道主要点心之一,并传承至今。春卷的制作主要依赖于卷和煎的工艺,内含鸡蛋、荠菜、藕丁、猪肉、油条、鲜香菇丁、葱、姜、盐,用豆油皮包裹后在锅中煎到两面金黄,起锅装盘即可食用。煎好的春卷色泽金黄,外皮酥酥脆脆,内里馅料丰富。若是赶上当地的“泡泡青”上市,菜馅便会换上“泡泡青”,口感更加美味。
随州黄午肉出名,街上过早店多是牛肉面馆。每家门前一口大锅,骨汤微微起伏,面条现拉现揉,牛肉块汁水充盈,葱香和红油很是般配。在街上很少见到外卖骑手来往,点外卖太不享受了吧”随州土著原话如此。
本地大厨还将黄牛肉和“随州四宝"黑蒜、泡泡青、拐子饭、香菇搭配开发出各种吃法,赋予牛肉截然不同的味觉体验。
随州香菇的上品“天白花菇”选整颗去蒂,把调好的牛肉馅填进去,高温蒸制即可出炉,口感嫩滑多汁,满口余香;自带一身迷人的“祖母绿”的泡泡青和牛肉、油条、鸡蛋、莲藕一起炒制,用三寸大小的豆皮包裹后煎熟,做出来的牛肉泡泡青可称得上味之佳品:白色大蒜经过特殊处理,摇身一变成了“东方巧克力"黑蒜,不仅让人吃蒜不觉蒜味,还可以入菜烹制出一盘盘美味佳肴--牛肉黑蒜就是最好的呈现。将牛肉馅煎成小饼,和黑蒜组成限定CP。牛肉的荤香和黑蒜的甜香相结合,入口格外和谮无满层次感。大厨们甚至成功探索出2400年前曾国御厨的拿手大作- 曾侯乙蒸牛肉。楚辞》中专门记载了蒸牛肉的技法““蕙肴烝兮兰藉”:藿香+佩兰+牛肉,这就是曾侯乙的“秘方”。
用小火焰出食茱萸香味,盛出捣碎,起锅烧油、低温慢炸,激发出一股特殊的香气,然后加入盐和梅子碎末搅拌制成秘制蘸料,搭配用藿香腌制过、还充满佩兰香气的蒸牛肉,一口下去,有食茱萸的辛辣 、梅子的酸咸、牛肉的浓郁与蘸料的鲜美合奏齐鸣,再来点凉拌菜清清口:菱角、山茶、苍耳配上查,组合而成的曾侯乙拌菜清爽!可口,口感脆爽、清凉解暑的同时,还是健康饮食的新选择。
随州炸三鲜是用瘦肉、油条和藕丁混合搅拌,加入适量的面粉和葱花,然后用豆油(皮)裹成圆形或其他形状,放入油锅中炸制而成。做好的炸三鲜软润爽口,香酥鲜脆,独具风味,让人赞不绝口。它可以切成片,蒸着吃、炒着吃或者下火锅,味道都十分美味。
爱吃的本地人还要开车进山寻农家四合院,这时节女主人在院子里收蚕茧,白色、金粉色、淡紫色……大珠小珠落玉盘。
夏天山上的珍珠花,上了桌叫“将军菜”以花苞未放的为最好,稍带一点嫩叶采下,开水焯一下,再用竹筐盛着,放在清水中漂一天左右,捞出挤干水,就可凉拌、炒食或氽汤了。吃不完,挤干水,放在太阳下晒成干菜,什么时候要吃,用温热水泡开,可素炒也可炒腊肉,炒鸡蛋。
趁槐花还没开,赶紧摘下花骨朵煎蛋饼,咬开蛋饼,花开舌尖……
主管:湖北广播电视台 主办: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承办:湖北广播电视报 出品:湖北广电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公正路9号 宣传热线 15007185070
国内统一刊号:CN42-005 邮发代号:37-48 读者服务热线:027-85787980 采编电话:027-87815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鄂ICP备18019957号-1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